新闻中心
BOB金融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多元化支持
BOB中国人民银行9月13日发布最新金融数据显示,8月末,广义货币(M2)余额305.05万亿元,同比增长6.3%,与上月持平,近两个月增速已有企稳;社会融资规模存量398.56万亿元,同比增长8.1%;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52.02万亿元,同比增长8.5%。社会融资规模和人民币贷款两项指标增速都在8%以上,比上半年名义GDP增速高约4个百分点,高于市场预期。
专家认为,当前金融总量增长的变化BOB,实际上是我国经济结构及与此关联的金融供给侧结构变化的反映,在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,金融数据在高基数上仍保持了平稳增长,体现出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。
今年以来,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上升、国内经济结构深度调整、有效需求总体偏弱,货币政策接连出招应对挑战,支持经济回升向好。一季度在总量上靠前发力,降准0.5个百分点,释放中长期流动性超1万亿元,为市场提供了充裕的流动性,引导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下行0.25个百分点BOB。二季度抓住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,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,推出房地产政策组合拳,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支持房地产行业去库存。三季度进一步健全货币政策框架,7月宣布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采用固定利率、数量招标,明示并下调政策利率10个基点,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跟随政策利率同步、同幅下调,市场利率与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联动性增强。
与此同时,金融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还提供了多元化的支持。企业更多通过发债融资,通过债券替代信贷,这本身也是发展直接融资的体现。数据显示,1月至7月,全国企业累计发债8.4万亿元,同比增加5748亿元。7月,AAA级、AA+级、AA级企业债加权平均发行利率分别为2.18%、2.44%和2.65%。
“涵盖更多直接融资渠道的社会融资规模今年以来保持较高增速,有利于满足更多新动能领域的融资需求。”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说,高科技、创新型企业等大多以轻资产运营为主,土地、固定资产等传统抵押品不足,与股权和债券融资更加适配。
此外,从近期票据市场走势看,目前各银行票据融资渠道的支持力度在加大,也能一定程度抵补常规信贷供给方面的走弱。数据显示,8月末,表内已贴现票据达13.9万亿元。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,表内票据融资和贷款一样,都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方式。在满足真实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的要求下,中小企业利用票据从银行进行贴现,具有便利性高、流动性好等优势,在满足融资需求方面,与从银行贷款获得资金没有本质区别。但也要看到,表外票据“池子”明显减少,未贴现的表外票据余额已自历史高点的7万亿元降至目前的2万亿元左右BOB,未来票据融资难有较快增长。
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银行家调查问卷显示,二季度贷款总体需求指数由一季度的71.6%回落至55.1%,是2004年有统计以来的最低值。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认为,过去我国贷款需求相对旺盛,信贷增长放缓主要是受供给侧约束,现在贷款需求指数和贷款增速同向下降,表明信贷增长从供给侧约束转向了需求侧约束。
“未来随着存量金融资源逐步盘活,资金使用效率会进一步提升,比以前少一些的增量也能达到同样的支持效果。宏观经济回升向好,有效融资需求还会提升,金融部门资金供给与有效融资需求会更加匹配,也有助于金融总量指标在合理水平上平稳增长。”程实说BOB。
值得关注的是,8月份,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.57%,与上月低8个基点,比上年同期低28个基点;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3.35%,比上月低5个基点,比上年同期低78个基点,均处于历史低位。
企业和居民贷款利率下降有利于减轻经营主体的利息负担,释放消费和投资潜力。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,三季度以来,人民银行有效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,完善市场化的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,引导贷款利率继续下行,激发实体经济的有效需求。鉴于当前银行净息差面临较大收窄压力,如果能够推动银行资本补充有效落地,有利于保障银行可持续经营,提升未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。
对于下一步的货币政策考虑和举措,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,将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,为经济回升向好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BOB。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、精准有效,加大调控力度,加快已出台金融政策措施落地见效,着手推出一些增量政策举措,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,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。把维护价格稳定、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,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合理消费融资需求。持续增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,支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好发力见效,着力扩大国内需求,促进消费与投资并重,并更加注重消费,淘汰落后产能,促进产业升级,支持总供给和总需求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。(经济日报记者 姚进)